close

27835498_1832203473520571_428313130_o.jpg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NGV)是南半球最大的美術館,在全世界排第幾我不太清楚,但絕對是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重要美術館。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分為北岸部分(Ian Potter Centre,就在有名的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附近)和南岸部分。前者展覽澳洲本地藝術品,後者則為世界各地的作品。
很多人來墨爾本時往往只會看南岸的部分,因為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名作都在南院,不過其實北院也相當有可看性喔!如果有時間,又喜歡那種泡在藝術中神遊四海的感覺,不妨可以參考看看伊森的一日維多利亞美術館遊提案。


一日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遊提案

適合:對看藝術品有興趣,能夠接受幾乎一天都在博物館的人
優點:行程很順,不會浪費太多交通時間,而且能夠掌握到美術館大部分的看點,也能夠悠閒的欣賞藝術創作。

   早餐

隱藏版平價咖啡小店METRO BAGUETTE

   上午

Œ 北岸Ian Potter Centre欣賞澳洲本地藝術

 參加免費整點專人導覽

Ž 欣賞聯邦廣場建築+寄明信片

   午餐

在咖啡小巷Degraves lane尋找悠閒午餐小店

   下午

南岸美術館欣賞常設展

   晚上

在旁邊的Prince bridge欣賞亞拉河夜景(不讓人失望的百萬夜景呢!)

 

Œ早餐:METRO BAGUETTE
隱身在辦公大樓一樓內的簡樸咖啡攤。點餐的時候,不難從口音聽出他們絕非澳洲本地人,看看長相更像是東歐移民,不愧是移民天堂墨爾本^^

從擦得窗明几淨的櫥窗,可以看到早餐的選擇包含了三明治、窯烤小披薩、馬芬、可頌,飲料幾乎想的到的都有,從拿鐵、美式、Chai tea latte(印度茶...?真的不會翻)、鮮奶茶等。光是想到這麼一家五坪見方的小攤子,居然能變出這麼多熱騰騰的餐點,就讓人感覺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都會感。

我點了一片窯烤瑪格莉特小披薩,加上一杯Chai tea latte,相當剛好又舒適的分量,合起來大約8元澳幣(約190元台幣)。在旁邊的方塊椅和穿著黑衣的上班族一起享用著愜意的早餐,加上那天是多日綿綿細雨後的放晴,這餐早餐真是格外的讓人充滿陽光的氣息!

老闆的英文不是非常好,口音也有點難懂。不過後來我問了她平常開到幾點,隔了一周照著時間來二刷時,她不但認得我,還相當親切地揮手打招呼呢!

metro.jpg
▲真的藏在辦公大樓中,不仔細看就錯過了!

27746733_1832203756853876_1761181185_o.jpg
▲瑪格莉特披薩(一人份)+Chai Tea Latte

觀光資訊: METRO BAGUETTE- River View House, 276 Flinders St. 

                                                    Elizabeth st.和Flinder st.交叉路口附近,接近甜甜圈店Walker's dougnut。

 上午:Ian Potter Centre巡禮
Ian Potter Centre屬於維多利亞美術館的一部分,主要是基於政府不希望都是展國外的作品,讓澳洲的藝術創作無法被看見,所以在北岸的Federation Square內另闢一座小展館展出澳洲本地,包含原住民傳統畫作與現代的新潮藝術。由於相較於南院,很多觀光客都不知道這個地方,所以人潮不多,相對觀賞品質也相當好。

一共有三層樓,進去的時候可以先在一樓櫃台處看好導覽的時間,上去自己逛逛後再回來。

我那梯的導覽超讚,居然只有3個人,一個瑞典人和一個香港人和我,導覽員大部分都是當地的退休人士,從他們導覽的語氣中,可以聽得出他們對藝術的熱忱,總是把:「看看這個...不是美得讓人讚嘆嗎?」、「這不是有趣到了極點嗎?」掛在嘴上,整個導覽聽下來大約30分鐘左右,專業知識面的東西其實不多,大部分只是他們用一般大眾審美的角度,彼此交流大家對作品的想法,不過跟著導覽一起走,真的會讓看藝術品更有趣喔!

在這邊伊森想說的是,如果想要找名畫(那種會在明信片上出現,或被人作成梗圖的那種),這裡可能會讓你失望。但是我認為,如果花的2,3個小時在這走走,感受到的是非常淳樸直接的澳洲草根文化,因為基本上澳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他們的民族認同要採取什麼方式去呈現,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在這裡欣賞作品時,我感覺到他們的創作非常喜歡用原始的澳洲草原、原住民被髮左衽的生活,來表現自己對澳洲這塊土地的認同。因為其實在這個民族大熔爐的國家,根本很難叫得出這裡什麼是澳洲文化,什麼不是,反而是澳洲在移民時代前的自然風光和原住民生活,最具有代表性。

如果有時間也對澳洲藝術該長什麼樣子,真的很建議來這花點時間走走喔!會是和一般觀光客行程頗不同的感受^^
27785604_1832223040185281_967417894_o.jpg
▲Ian Potter Centre的外面,設計感讚!(裡面不能拍照我有乖乖遵守,就只有這張囉!)

 

Ž 午餐的不二選擇:Degraves lane

對於文青、悶騷又講求氣氛的墨爾本人來說,Degraves lane應該可以算是墨爾本街道的縮影。小小短短的巷弄、石板鋪成的街道、咖啡廳的露天座和昏黃的燈光,是個非常有味道的小街道。除了在這裡坐下來慢慢享用一杯墨爾本式咖啡外,這裡其實也是用餐的好選擇。Cafe andiamo等等的餐廳,都很不錯。而且從Ian potter centre過個馬路就到了。我這窮學生是只在那裏喝杯咖啡看看路人而已啦!
27746916_1832222983518620_718889514_o.jpg
▲Degraves lane有種斜腳巷的英式神秘感

 

27901645_1832222810185304_429894149_o.jpg
▲晚上路過覺得很有味道,把他拍了起來。不覺得就像王家衛電影裡會出現的場景嗎XD

 下午: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在美術館的大門廣場前,是縹緲的流水玻璃牆,巧妙的用水當作布幕,讓人無法一眼從外面就看到博物館大廳。用巨大方正的灰石塊砌成有如中古時代城堡的維多利亞美術館,外型的設計相當簡約,除了Dior、葛飾北齋特展的布幕外,是極簡約的外型,沒有一般美術館會有的新潮建築和吸睛的裝置藝術,給人莊重沉穩的感覺。
27746913_1832203740187211_1250917431_o.jpg
▲典雅穩重的門面

27785650_1832203503520568_2007447369_o.jpg
▲大大的葛飾展海報

中央大廳的設計,會定時的變化,我去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盞純白色的歐式琉璃燈,皎潔的光線照亮了四周的展區和整個迎賓大廳,搭配玻璃天頂的日光,真的有種置身天境的幻覺呢!後來才知道似乎是跟設計師Dior特展呼應之作。
27836273_1832203623520556_1355771186_o.jpg

▲優雅純白的大琉璃燈

這座美術館有幾幅比較有名的畫作,包括畢卡索經典的拼貼臉、安迪沃荷的幾幅普普畫等。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沙丁魚,在美術館裡面「浪費人生」,也真心覺得這些創作真是美,一專注在藝術品裡面,時間一下就過了。
27785963_1832203676853884_2074084547_o.jpg
▲畢卡索的真跡!

這座美術館每層樓是依照作品的年代分類的,越到上面的作品越接近現代,幾乎從古印度、中國文明的作品,到達利的超現實主義,跨時代超廣的作品收藏,都可以在這3層樓內找到。我去的時候,剛好針對的「彌勒佛」這個宗教角色辦了一個免費特展,比較了在中國、印度、緬甸等受佛教影響國家中,彌勒佛的相貌和地位有何不同。
27786651_1832203726853879_2098340840_o.jpg
▲彌勒佛特展,超級可愛和藹的XD

美術館從早上10點開到下午5點,而一個下午的時間其實可以蠻舒服的看完這個博物館內感興趣的作品。

每天的11點和13點,有所謂的Daily Tour(每日導覽),會有志工在一樓帶著有興趣的人們,用45分鐘左右的時間認識這座美術館的重要作品,是免費的,如果英文還不錯而且想要更深一點的認識作品,記得先計劃好時間喔!
 

5點關門後的晚上:Prince bridge的百萬夜景

在美術館打烊後,不妨先別急著找晚餐落腳處,駐足在旁邊的Prince bridge欣賞墨爾本市區的夜景,是無法用文字寫出來的美感。聯邦廣場、皇冠賭場、Flinder street station、墨爾本藝術中心的尖塔,一覽無遺,如果幸運的話,還能看到整點皇冠賭場的火焰秀。拍拍照,喝點熱咖啡,再慢慢走回市區換交通工具,結束一天的行程,不是很棒嗎?
27786265_1832222793518639_1877223768_o.jpg
▲醉心的夜景,多麼溫柔又多麼讓人駐足徘徊~

番外篇:二刷維多利亞美術館—在墨爾本與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裡」邂逅

其實在第一次來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美術館外面大大的Hokusai垂幕海報了,當時心裡屈指一算,還有1周左右才開始展出,看到上面那幅被稱為「亞洲最有名的一幅畫」的神奈川沖浪裡,我心裡才知道說:「喔!原來這幅畫是葛飾北齋畫的啊!」,當下更決定一定要趁著人在墨爾本,拜見一下這幅馳名世界的浮世繪。

我在開展第一天就到了維多利亞美術館,因此相對地看葛飾展的人潮也較多。一張學生票印象中大約是13元澳幣(約台幣300元左右)。

所謂浮世繪,指的是描繪社會風俗民情、庶民百態的畫作,並不像他的名字一樣給人春宮畫的感覺(哈哈)。而葛飾北齋除了浮世繪以外,也畫肉筆畫、漫畫插畫,他最有名的系列創作莫過於富嶽36景的系列畫,從不同角度、時間、光線、周遭景物,畫了整整36幅富士山的小型畫,其中又以凱風快晴(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裡最為著名。
27785432_1832203516853900_513155803_o.jpg
▲富嶽三十六景之二:凱風快晴

看到兩幅經典名畫時,心理的激動飾難以言喻的,更難以想像自己既非在台灣,也非在日本看到葛飾的作品,而是在墨爾本啊!(笑)
我整整站在神奈川沖浪裡前面20多分鐘,從左邊看,從右邊看、近看、遠看,感覺到雪白色的浪花就要從畫裡「啪!」的一下打到我的身上了,而隱身後面的富士山,卻是異常的沉穩持重,完全不被大浪絲毫撼動,就像個忠誠的守護者一樣。我覺得這幅畫讓我感覺到的是君子堅毅穩重的氣質,可以看著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那種冷靜和泰然,想到這裡真的非常受到震撼。

27845815_1832203576853894_835426450_o.jpg
▲啊啊啊!難以言喻的震撼和感動...(富嶽三十六景之一:神奈川沖浪裡)

很多人看這幅畫都看前面的大浪和美麗的蔚藍色,但是我自己覺得這幅畫的主角其實是後面那座小小的富士山耶!不知道各位大大覺得如何?

葛飾對日本民間的(鬼)故事和風俗民情,並把它畫成一幅幅畫作或是漫畫集,而且有趣的是,他對中國的水滸傳和西遊記也相當著迷,所以自己一直很希望日本人也可以來瞭解這兩本小說,所以突破語言隔閡最好的工具自然就是畫啦!他親自幫這些小說畫上插畫,印成「繪本西遊記」、「新編水滸畫傳」等。
27786451_1832203573520561_772309502_o.jpg
▲葛飾不只畫人,也畫風土民情(富嶽三十六景之三十四:遠江山中)

27787030_1832222860185299_1406971879_o.jpg
▲堂堂大畫家也會畫圖教人穿和服,太可愛啦

27786921_1832203610187224_445542833_o.jpg
▲日本的民間怪談,在葛飾眼中也沒被當成不入流喔!

 

葛飾的作品之所以這麼受到推崇,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雖然畫富士山、畫日本的自然百景,但是他真正的主題其實是「人」,把當時日本社會的勞動生活和喜好畫的活靈活現,所以他的風景畫才會看起來這麼有人性。2000年的時候,美國雜誌《生活》更是因為葛飾不斷追求精進的特質,把他列入的百位世界千禧名人之一喔!NGV定期都會推出像這樣的特展,雖然要付門票錢,不過大部分來的都是相當大牌的畫家特展喔!如果來墨爾本剛好遇到你喜歡的特展主題,別忘了一定要進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文末小OS: QQ...一個人的旅行就是這樣子,都沒有人可以幫你拍照,所以相片都沒露臉出來,算了啦反正我猜也沒人想看哈哈!

 

arrow
arrow

    沙丁魚伊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