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rainspotting-2-poster.png
相較於猜火車的奔放和浪漫,猜火車2顯得內省許多,甚至偶爾有些沉悶無聊,但是2的無聊本身可能就是電影想凸顯的主題,也許導演想告訴大家的就是這20年有多無聊。

在Renton選擇生活後的20年,顯然生活並沒有選擇他,工作短暫做了一會就被炒掉,促使他返回愛丁堡重新找回他過去的同伴。而其他人顯然也沒有混得比較好:Spud和老婆若即若離,差一點要自殺;Simon把家財散盡,但仍想辦法支持女友開妓院的計畫;Begbie更慘,因為暴力行為被關進了監獄。選擇生活卻不知道為何而選,只是為選擇而選擇,生活霸道的將所有人捲入這巨大的漩渦,要求人在限定的框架裡選擇,卻不鼓勵人思考為何而選,電影中的失落正是由此而來。

Y世代的失落

看完電影,真的可以感覺到當年年少輕狂的憤青們都老了,Spud有了家庭、Simon不再讓人家叫他變態男、Begbie能夠和兒子理智溝通,看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鼻酸,畢竟自己的人生剛好就是T1到T2的20年,和他們一起長大變成熟,竟也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正因為如此,也對這20年是如何被生活偷走的,更感同身受。

選擇生活的定義隨時都在改變,但是要去仔細探究它本身的意義卻很困難。從20年前的大電視、牙科保險、洗衣機,到20年後的臉書、推特和ig,乍看是我們在為自己的生活做各種決定,但其實不過是在生活給我們的選項裡面做選擇而已。當Renton從跑步機跌了下來,不只是喘著氣跟上時代變遷卻無法跟上的無奈,跑步機本身更一如這瞬息萬變的社會,並不會帶領我們到任何地方,只是要求我們跟著同樣的步調,一起和大家一起狂熱一窩蜂而已。想一想現在的台灣社會也真的是如此,從我小時候的Mister Dougnut,到幾年前的Netflix進駐,又到了現在的一蘭拉麵、厚奶茶,當整個社會都在嗨的時候,如果自己保持冷漠,就會成為那個掉出跑步機之外的落伍者。

19666-1498473351.jpg
▲社會要求我們和大家一起瘋狂的追求同樣的事物,彷彿一旦置身其外,就顯得落伍

我很喜歡Renton對Veronika解釋Choose life時,努力壓抑住自己眼淚的表現,更喜歡在整段談話中間,不斷穿插充滿象徵性、閃示標語和喜劇性的鏡頭,Renton的話其實是令人心痛的,但是整個配樂和快速剪接卻完全和這個情緒不搭嘎。我個人對這安排的解讀是,「生活」其實就像是包裝的漂漂亮亮的海洛因,就像Renton說話同時閃逝而過的可愛表情符號、滑稽音樂;就像他口中的社群媒體一樣,用朋友開心聊天、和樂融融的包裝,麻痺現代人的心靈,帶來不真實的希望、大家幸福的一面—讓人們以為只要跟著生活一起走,就可以像它本身所說的一樣那麼美好。 

2018-02-11.png

▲Renton在20年後再次精彩的演繹Choose life

Spud口中經常喃喃自語的那句:「一開始是個機會,最後卻變成了一種背叛...」,或許控訴的正是對這20年被偷走的無奈。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當初口口聲聲說要為生活做選擇的,不正是自己嗎?

「我們都是自己青春的觀光客」

這句出自電影裡的台詞,好一段時間都不太能夠理解。

可能是年齡還沒到,沒辦法有這麼老成的體會。但確實偶爾會想像,自己以後應該會懷念自己青春的這段日子,畢竟只有在這時候,才能偶爾不顧忌別人怎麼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我想,對於猜火車2的這些老頑童來說,當年他們在第一集中努力擺脫的那種狂妄、浪漫,卻成為了20年後他們努力尋回來的。Spud決定把自己以前的日子一點一點記錄下來,把一張張承載著青春的便條紙貼滿自己的牆上; 就連Veronika也對Renton和Simon說道:「你們什麼都不懂,你們只活在過去。在我的家鄉,過去是一種該被忘記的東西;而在這裡卻是你們談論的話題。」。猜火車2的鏡頭中充滿了對過去的致敬和緬懷,但是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終究只能做個觀光客,做個旁觀者,一邊讚嘆欣賞,一邊對時間的不可逆暗自落淚,卻永遠沒辦法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努力想要像過去一樣,重重的反擊生活,卻顯得有氣無力,不再擁有過去那種為所欲為的天真爛漫。有點像卡夫卡小說中的主角,對自身處境愛莫能助,社會對多數人來說,可能沒有大家想像的奇幻冒險,而更像是一股無法抵禦的洪流吧!

EMT2.jpg

▲猜火車2充滿了對現狀的無力,和1996年那頭逐漸熄滅的熊熊烈焰

最後的身影

在電影中最後一幕,Renton就像20年前還是莽撞少年的他,純真的跳著舞,第一集中的Lust of Life再次響起,那台看不見盡頭的火車又開始奔馳。在電影結束時,若有所失的悵惘久久揮之不去,因為Renton浪費了整整20年的時間追尋生命本質,最後卻又回到了原點。我這時才懂Renton對生活所下註解中那句:「選擇看歷史自我重複,然後祈禱自己當初能有所不同。」 ,原來生活本身並不引領我們去哪,人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發現自己內心的鼓聲,遠比別人看待你的想法和定義還要重要呢?

maxresdefault.jpg

▲Renton最後的身影和他20年前天真爛漫的樣子重疊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

「安分度日,期待未來,直到老死。」("Getting by,looking ahead, the day you die.")再次在腦海想起,而「安分」兩個字,在猜火車2的失落感中,更顯得諷刺無比。

 

 

arrow
arrow

    沙丁魚伊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