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ernal_Affairs_2.jpg


「我還記得我第一天抓的那個犯人,那天是1980年12月12日......我見一個小子拿根水管插進師兄的肚子,血從水管裡不停流出來,我不知道我當時在想什麼,我只知道六顆子彈一下子全打在那小子身上......不過兩年前,我又遇見那小子,衣著光鮮,跟一夥人在富豪喝酒,跟他喝酒的那幾個人呢,就是倪坤的手下。...師兄的樣子我已記不太得,但我很後悔,當時沒有六槍全打在那小子頭上。」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


2018-08-31.png

黃秋生在《無間道II》開場這段暗室中的獨白,即使在電影結束後,依然在腦海裡嗡嗡作響。仔細想想,這段話實在太深了。表面上講的是香港教父倪坤的神通廣大,但是當鏡頭一轉,卻發現這話是說給大口吃盒飯的韓琛聽的。黃志誠說,我一直沒有逮捕你,是因為我覺得你還像個人,何謂像個人?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是人性裡最基本的善良。曾經,韓琛是個重因果輪迴又重忠誠的黑幫頭頭,即使惡,卻至少是個信守原則的「人」,但是在電影結束時,韓琛已經成了比倪坤更不受控的大魔頭。

因此,《無間道II》講的是正邪雙方世界觀的轉變,變的不只是韓琛,黃志誠起初對社會正義的悲觀,導致他對道德原則感到失望,因而信仰不擇手段,黑貓白貓,能抓的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但是時序到了第一集,他已成了正直又守法的警官。《無間道II》講的正是變,人物的變,香港的變,對照無間地獄的不變。


「你還想做警官?」
「還能嗎?」
「給我一個好理由。」
.
.
.
「我想做好人。」


2018-08-31 (1).png

《無間道II》另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是善與惡。第一集中陳永仁的「對唔住,我係差人。」(對不起,我是警察),勾勒出一個見不得光的好人,第二集則將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的補滿,陳永仁如同「黑暗騎士」一般的身分在前傳裡獲得闡釋,作為黑幫老大倪永孝的弟弟,又因反覆的暴力行為受到強制心理輔導,陳永仁實在不是一般人會聯想到的「好人」,當他在倪的手下越混越久,承受著親眼目擊另一個臥底警察被黑幫處決的巨大恐懼,到能夠埋頭吸白粉,甚至辨別純度,仁在這個無間地獄裡最大的痛苦是和黑社會打成一片之餘,努力壓制心裡的黑暗面,努力做個「好人」。是的,有些時候做好人是需要非常努力的,尤其是當所有的善行都不會有人知道時,更是如此。在《黑暗騎士》中,布魯斯韋恩曾經徬徨的說過,蝙蝠俠的弱點是害怕被人厭惡,當善行暫時見不得光時,陳必須面對自己究竟是「為了讓人喜歡而當差人」,還是「為了當好人而當差人」的價值問題。


「我父親經常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14404157124196.jpg

相較於第一集乾淨明快的推進,《無間道II》則是複雜而沉穩。用雙線敘事的方式,又插入了多個類似致敬的鏡頭,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教父》。像是用連續穿插鏡頭賜死四大頭頭,讓人想起教堂鐘聲與暗殺交錯的經典橋段,又如那各懷鬼胎的火鍋就像是教父召集各大長老討論勢力平衡的和會,還有汽車炸彈、深夜舉杯等,而倪永孝狠又準的行事風格,以及凡事必留後著的精明,則與麥可.柯里昂完全一致,這部電影講的不只是黑幫與警察間錯綜複雜的諜對諜攻防,講得更是人與人之間亦友亦敵、隱藏心意、信任、背叛的關係。

當倪永孝死前發現自己弟弟是臥底的決定性證據—竊聽器時,他選擇偷偷把竊聽器收回仁的黑夾克裡,深刻展現硬派角頭柔軟的親情和白色謊言,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深謀遠慮的野心下,其實只是家庭,殘忍報復的背後,只是替父親出口惡氣。

當劉建明因為喝醉鬧事的女子Mary勾起往事種種,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悠悠響起,更是讓人不勝唏噓,其實劉建明也不是如此之壞,他和一般人一樣有愛意、有失戀的苦悶,只不過走上不同的道路而已。


「你知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蒐集了多少證據,足夠他在牢房裡過一輩子啊!」—黃志誠


到了故事最後,黃志誠顯然認為倪永孝的死不是個好結局,他仍然相信倪永孝的惡該被制裁,只不過不該是在槍戰中被打死,而是在法庭上公公正正的做個了斷,讓他老死獄中,反映了他價值觀的轉變。而韓琛呢?當他用心窩的一槍,換得泰國佬替他滅了倪永孝一家時,他顯然不再是從前那個口口聲聲喊著「因果報應總有時」、盜亦有道的傢伙;當他在《無間道》開場時,他依然站在佛前,但是喊的卻變成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現在的他,在興衰起落的香港黑社會裡,已經不再信那套舊時代的價值,他只想讓自己活命。這樣的想法錯嗎?我也不太知道。一個壞人當道的社會裡,原則反而成了絆腳石。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當晚宴上觥籌交錯時,琛哥一人獨自對著Mary的相片啜泣不止,然大門拉開,紙醉金迷映入眼簾,他收起眼淚,舉杯開懷大笑,與嘉賓同樂,一代梟雄於焉誕生。

maxresdefault.jpg

#要討論比較喜歡I或II,我可能認為不相上下,前者具有極高的娛樂性和高超的敘事手法,後者則勝在人物互動上細膩的描繪,可能需要多看幾次才能領會,初看之後,我也自認還沒能領會II意境的深遠。所以歡迎指教討論,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沙丁魚伊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