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今年(2018年)世足賽中,贏得最多國際媒體鎂光燈寵愛的最大驚奇,莫過於隊史首次闖入決賽,並接連扳倒阿根廷、英格蘭等傳統強隊的格子軍團—克羅埃西亞。

在克羅埃西亞仍處於進行式的世足驚奇之旅中,我正巧因為家庭旅遊,有幸在此地躬逢其盛,感受這個東歐小國的庶民在這段期間,有如嘉年華一般舉國歡騰的盛況。

先自承一下,伊森我平常完全不關心足球,也沒有太大興趣了解足球規則和世界著名賽事,可以說是個4年一度的一日球迷,所以在這篇小隨筆裡,我就不班門弄斧談論足球種種,唯一的目的,就只是和各位讀者分享我所觀察到的克羅埃西亞和人們的足球觀,以及我從其他地方聽來的種種冷知識。放鬆肩膀,配個下午茶愉快的讀讀吧^^

#克羅埃西亞這個地方...

投影片1.JPG

▲小小的比較了一下克羅埃西亞和台灣,頓時覺得台灣實在是不宜人居...

克羅埃西亞坐落在巴爾幹半島上,隔著亞得里亞海和義大利相望。雖然最近因為世界頻繁的關注討論這裡,讓克羅埃西亞儼然像一個極有存在感的大國,但其實算一算,它的面積大約只有1.5個台灣 (56594平方公里),人口更是連台灣的1/4都不到 (416萬人,2018年)[1]。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近期因為權力遊戲、世足賽等話題而成為熱門觀光地點的國家,直到1991年才脫離了南斯拉夫聯邦,獨立建國。所以,克羅埃西亞並不像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因為觀光業興盛荷包賺飽飽、人民安居樂業,事實上,這裡的很多基礎建設,像是道路啊、鐵路啊還有醫院,都有點百廢待舉,這次去到克國,就可以看到道路和歐洲其他國家比起來,開起來真是坑坑巴巴的,不時就要搔一下屁股(喂)

如果抓起一個克羅埃西亞人問,你們的文化和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十之八九都會回答,我們是文明的西歐,不是整天打仗睡覺的東歐民族 。這其實是一種蠻有趣的文化認同,因為如果把民族攤開來看,克羅埃西亞和其他巴爾幹半島上的人民組成其實沒有差太多 ,都是斯拉夫人為主,但是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人卻是上教堂、聽聖歌、吃義大利麵,當你發現它和俄羅斯民族居然系出同源,難保你不會失笑。但是事實上的確如此,克羅埃西亞在歷史上一直是抵擋伊斯蘭文化進入歐洲、捍衛西歐基督教的忠實堡壘呢! [2]

投影片2.JPG

▲從地理位置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兩國從拜占庭帝國後,就一直抵擋著伊斯蘭文明入侵
    雖然應該沒人會這樣想,不過上圖的清真寺跟教堂只是意思意思而已喔...沒有什麼貼標籤

    的意思啦XD

#關於格子軍團的格子

croatia.jpg

走在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斯普利特(Split)的古羅馬街道上,盡是小巷酒吧、搖滾樂、海灘風和刺青的壯漢美女。更令人在意的是,每10個迎面而來的路人,至少就有1-2人穿著紅白格子足球T恤,有的紅白T背後寫著Croatia,更多的則是10號的當家國腳Modric。這個紅白相間的棋盤圖案儼然成了最鮮明的國家象徵 ,聽說連機場建築物都會來個紅白格子色調,讓機師在霧濛濛的天氣下辨認障礙物。雖然今年世足賽,克羅埃西亞多穿著黑底色和紅色字樣的球衣出征,但是有看電視轉播的人,一定會注意到兩旁看台上揮舞著格子旗嘶吼,或是把臉塗城紅白棋盤的超級球迷吧!

我一直很好奇這個圖騰既非國旗(好啦國旗中間是有一個小小的紅白格子國徽),亦非傳統皇室用色,為什麼要選他代表國家呢?

走在向晚的杜布尼克古城城牆,往四周瞭望,盡是橘紅色的磚瓦屋頂和白色的屋身,那時我自以為是的「哇!我懂了」一聲,以為我找到紅白格子的典故由來,再加上讀過的書上寫過這樣的建築色調,是克羅埃西亞最鮮明的風格,足以和希臘愛琴海邊的藍白相間鼎足而立。但事後考證證明一切是我自做聰明,並不是這樣滴(X)

古城.JPG
▲從古城Dubrovnik城牆向下眺望,真有種看到克國球衣的錯覺
    但其實無此一說哈哈

事實上紅白棋盤的起源已經不可考,有人在波斯地區(大概是現在的伊朗)發現了有類似這樣棋盤圖案的陶器,而也有人根據在喬治亞出土的紅白格子花瓶,覺得他跟克羅埃西亞族第一次在史書上提到的時間很相近,覺得該不會就是克羅埃西亞族發明這種圖騰的吧?

補充:今天晚上看了李四端的雲端世界,他提到另一個有趣的可能典故:13世紀時,克羅埃西亞國王被威尼斯人所俘獲,國王就和威尼斯奧爾斯奧洛總督打賭,如果下棋下輸他,就任憑宰割,下贏了,總督就得放他出來。結果棋藝高超的國王下了三盤棋,咻咻咻的連贏三場,灰頭土臉的總督只得命令釋放國王,讓他重獲自由[3]。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國家光榮(嘛...)的時刻,就把下棋的棋盤變成了國家的象徵圖騰 。但我個人覺得軼聞的可能性比較高啦,畢竟史書完全沒有記載到這段歷史,而且在這段時間之前出土的文物又怎麼解釋咧?

4.jpg

這麼一想,是不是我原本那套「屋頂理論」還比較有信服力呢XD

#為什麼克羅埃西亞老愛出「奇」兵?

在杜布尼克古城外的一間西餐廳,夏夜涼風陣陣,儘管一旁因為緊張過度而吸完一整包菸的克國男士,讓我們必須偷偷閉氣抵抗焦油的薰臭,但是開一瓶冰涼的氣泡水(Sparkling water),在玻璃杯的光影之間,聽著陌生的轉播外國語,卻能和一旁人們一起大叫、扼腕,甚至是為他們國家而加油,還真是和克羅埃西亞人打成一片最快速的方式。

[後註]感謝某博學讀者指正,香菸的臭味是焦油燃燒不是尼古丁喔!

在我們毫無頭緒的轉播中,唯一能理解的大概只有他們唸到球員名字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播最愛用急促的聲音重複著"Modric、Modric、Modric..." (音頻隨著Modric接近球門益發高亢,請自行想像),但是在我印象所及,我從來沒有看過Modric踢進球過,幾乎都是在接近球門時被敵方的地堂腿掃在地上,或是謙虛的傳球給隊友助攻(不過後來看到論壇上不少人認為他是本屆世足金球獎的大熱門,看來我真的是無知的一日球迷,無法領略它的厲害之處@@)。

雖然看不懂Modric、Modric到底厲害在哪,但是倒是引起我另一個小小好奇,就是為什麼克羅埃西亞足球員的名字幾乎都是vic、ric、tic(翻譯成「奇」)等等結尾呢?回國後一查還真的有人特別討論過此一現象。原來古時候的克羅埃西亞人取名字時,喜歡用地名+vic/ic/ac等等為孩子命名,以前是貴族使用,後來則慢慢擴展到平民 。這次克羅埃西亞國家隊的23位成員中,就有16人的名字結尾是奇。順帶一提,總教練Kovac這個姓在當地語言是鐵匠的意思,在封建時期的歐洲本來就是個很常見的職業,所以就世代沿用下來[4]。

3.jpg
▲克羅埃西亞的國腳Luka Modric,人稱魔笛(音近)

#城牆也關不住的激情—杜布尼克古城(Dubrovnik)中的世足熱

抵達Dubrovnik的那天,正巧是克羅埃西亞對上英格蘭的準決賽。第一天因為抵達時已經是晚上,只能用日落前的一小時走古城城牆。我想夏日在歐洲旅遊的好處之一,正是可以善用到夠長的日照時間,即使晚上八點,仍然能夠踏著餘暉遍覽名勝。

7點多在城牆上整座古城一覽無遺,除了海鷗盤旋上空時咯吱咯吱的叫聲,就是古城裡播送的球員應援曲,和聽不出在喊什麼卻震耳欲聾的嘶吼聲。原來在聖布萊斯大教堂(Crkva Svetog Vlaha)前的大廣場,早已架起了一座巨大螢幕,現場直播球賽 。其實前幾天(7/7)在十六湖國家公園旁的民宿,一邊吃晚餐,一邊見證克羅埃西亞在PK戰中驚險淘汰俄羅斯後,我在排定的行程表上杜布尼克那天,偷偷的加上了「吃披薩看準決賽」這個附加行程。我們也的確打算在爬完古城後,就立刻買個外送披薩回去民宿看球。

然而出於好奇心和想探究剛剛那些聲音到底所從何來,我們在離開古城前最後一刻,決定又沿著Main street(古城主街)走近一探究竟。驚人的景象於焉出現,讓我們瞠目結舌、難以置信。上千、甚至上萬人,聚集在廣場中央看著大螢幕,我們僅能從遠處看到幾個黑衣人和幾個白衣人的影子晃來晃去,連比數都看不到。

IMG_4160.JPG
▲真的是一個扇形啊!沿著大家目光畫出交點,有找到電視機在哪嗎?

如果把目光投向兩旁大大小小的巷弄,更可以發現在每一條昏黃又狹窄的小巷子裡,同樣被神情認真的球迷們擠得水洩不通。在此必須先說,古城主街的酒吧/咖啡廳密度堪比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只要有電視的商家,都必定會大方地打開體育台放在露天座位區或櫥窗讓民眾看球,於是Dubrovnik裡中就像是有一個一個小部落一樣,以一台電視機為部落的信仰中心,畫出一個個美麗的紅白格子圖樣的扇形聚落。

IMG_4163.JPG
▲小巷裡也充滿著足球熱啊!
   「我不是來打架,我是來踢球滴」

突然間,廣場裡傳出了一聲聽起來相當振奮激昂的「喔——(漸強<)」,數秒後,如同煙火升至夜空極高點時,瞬間爆裂出七彩煙花般的「耶!!!!!」,從四面八方源源不絕的震撼著我的鼓膜,聲音大到快要暫時失去聽力了XD

無法走近任何一台電視、又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我們,只好拍了一位克國同胞,客氣的詢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我心想這麼瘋狂的鼓譟聲,肯定是克羅埃西亞頭槌進球了吧!

沒想到他轉過頭,失望的搖搖頭說:「England scored.(英格蘭進球了)」

接著從廣場一隅憤而離席的年輕人,悻悻然地罵了一聲美國國罵"FXXK!",我才終於了解狀況為何。

但是另一個問題接著油然而生,這裡不是克羅埃西亞嗎?

哈哈,雖然最後我也沒有特別查證,但是離去時心想,英格蘭球迷有名的瘋狂,我今天是領教了。這瘋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全國大舉遷徙至克羅埃西亞第一觀光大城內宣示主權的另類「觀光客」;另一種可能性則是以少數人力抗多數人分貝的頑固和矜持。我想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值得讓我們對英國人的愛國主義肅然起敬。

離開古城後,我們原本想先訂個民宿推薦的外送披薩回去,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欣賞球賽,但是因為在嘈雜的人聲中,用電話和老闆一直溝通不清,似乎以為我們要內用,問我們幾位,但問過餐廳內沒有電視後,我們就放棄繼續溝通外帶的需求,客氣的道謝後掛斷。

走在回程路上,向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克羅埃西亞人,今夜的屋舍卻都燈火通明 ,路上呼嘯而過一輛貨車,車上赤裸的紅白格子衣年輕人大吼著為球隊助威,其實在這樣的晚上走回去,想來也有點危險,克羅埃西亞人向來被外國人形容為「內斂、有點缺乏笑容卻友善誠實」,唯獨今夜看來這個形容有些不符XD

眼看比賽已經接近中場(45分鐘)的時間,我們離民宿仍有一段距離,只得臨時改變計畫,在另一家Host推薦的餐廳Magellan restaurant坐了下來,只要有電視、啤酒和一起看球的同好,餐點如何對我們也不是如此重要。

遮臉.jpg
▲在餐廳看球的我們,遮羞一下

走進門,竟好氣又好笑的撞見身著西裝背心和白襯衫的服務生,竟然直接坐在客人餐席上,和其他客人一起在克國切入禁區時,大喊著「喔——」,手上兀自抱著Menu,對眼前進來的客人竟是視若無睹   過了數十秒後待他心情恢復平靜,才悠悠地抬起頭,意外看到有人似的說聲Hello,然後眼睛一邊盯著電視,一邊引我們入座。我們正好奇為什麼明明有更好的看球位置,服務生卻要引導我們到後方一點的席位,在我們堅持下才換回來,時至今日我才終於想通原因,晚一點再來揭曉答案(或許有人已經猜到了哈哈,下面出現符號處就是答案!)

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最多和鄰席寒暄幾句就點到為止,因為他們認為過多的交談會干擾到對方用餐。所以我們雖然是亞洲人,但其他客人一方面基於上述理由,一方面專注於1:1的緊張球賽,對我們竟是看都沒有看一眼。一起看球的,有菸癮極重的年輕情侶,有攜家帶眷共享天倫的西方家庭,也有對看球沒有興趣,獨自坐在最後方打情罵俏的浪漫情侶。

決定好餐點後舉手示意點餐,好氣又好笑的服務生再次讓我們好氣又好笑,他竟然在電視對面向我們以極其社會化的微笑看著我們,手比出的手勢,接著竟轉頭繼續為自己的克羅埃西亞隊搖旗吶喊! 事到如今,我已經快要放棄人生,放棄晚餐,看來在世足之夜,是別想好好的在克羅埃西亞吃個浪漫的燭光晚餐了。

看比賽2.jpg
▲聽說這間餐廳樓上是有氧舞蹈教室,於是乎中場休息時,有個學員媽媽就衝下來一邊揮
   旗子,一邊學以致用...

等了3天3夜終於點完餐,我們一邊低調的摀著鼻子抵抗對桌的老菸槍攻勢(我記得之前看過文章指出緊張時會讓人傾向吸更多菸),一邊入境隨俗的為克國加油。那其實是蠻特別的體驗,一場球賽把不認識的一群人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而且因著為同一支球隊加油,讓我們不像是在克羅埃西亞旅遊,而像是住在這裡的居民一樣。

Mandzukic(曼祖基奇)門前一記神來一腳,破網成功,克羅埃西亞追平比數,我們振臂高呼,和其他人擊掌而笑,站起身的同時,這才發現身後有將近10個路人也圍在餐廳的矮牆後面看免錢的球,有的是遛狗經過,有的似乎剛從超市回來,有的則穿著吊嘎健走到一半停下來,如今想起此一情景,仍會啞然失笑。

原本想再點個什麼小甜點或飲料,但是想到此刻餐廳廚師應該也無心下廚,點了只怕被吐口水進去,便就此作罷,後來實在受不了鄰座驚人的菸癮,便在賽事70分鐘左右先逃回民宿。

民宿大門一拉開,小山坡上又是震天價的吶喊,這次遠方甚至還有煙火炸開的聲響(這次是真的煙火,不是譬喻...),隔著氣密窗傳進室內,腳步跺地聲此起彼落,急忙打開電視一看:

「克羅埃西亞2:1英格蘭」

我心想,今天全克羅埃西亞人應該都會興奮得難以入眠吧!

最後公布一下答案,那個服務生心裡打的算盤當然就是讓我們坐後面,自己坐前面皇帝
    位,舒服看球啦!哪有這種服務生啦XDD

------------------------------------------------------------------------------------------------------------------------

§在兩天後前往杜布尼克機場(Dubrovnik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計程車上,聽到了一則以英
  語播報的廣播新聞。大意如下:

  「2018年7月11日,克羅埃西亞氣象局偵測到兩起小規模地震,第一起出現在Mandzukic
  
神來一腳射入超前分時,第二起則出現在裁判吹起比賽結束哨音時。」

 

#以為國爭光為名的足球無法走遠,運動興盛的根本應是對運動本身的喜愛

我一直很不喜歡在社論中看到「反觀台灣」、「XX可以,台灣為何不可以?」,這種看似充滿說服力,實則反映想像力貧乏和一藥醫百病的價值觀。其他人如何如何,台灣並不一定需要跟著如何如何,這是我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

不過,在觀察一項運動在國家是否興盛時,幾乎總是可以觀察到所謂「國球」,絕對並非只有在國家隊賽事時才會受到關注,從平常的基層賽事、業餘聯賽到職業賽事,都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人關注 ,當然我承認經濟水準和球員強度也會影響,但是這項特質更多程度反映的是,人們喜愛看球,並非出於民族主義甚至政治上吐一口惡氣的短暫激情,而是出於對這項運動本身的喜愛和觀賞時的享受 ,也因此不會因為並非為國爭戰,就關上電視機不看。

p7123322a580034513.jpg

台灣的棒球就是不錯的例子,從業餘到中華職棒(CPBL)賽事,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人進場看球,也有媒體關注報導、網友寫文章討論,不討論景氣造成的進場人數下滑、球迷素質,這真的是很好的現象,也因此棒球能夠長久成為國球。

對球員來說,如果能夠有觀眾在自己打春訓、季賽、季後賽時,進場關注自己表現、並有人們針對球技、個人特質和賽事話題的討論,而非只在國際賽時曇花一現,舉著「台灣就是台灣」、「中華台北X」這樣與運動本身八竿子打不著的政治標語,讓球員們一頭霧水,這項運動絕對能夠在國內成功。

在克羅埃西亞的世足三日,我看到的也只是一些雜碎的經驗,而且甚至還是看國家隊的人民反應,真的蠻像是在自己打臉,所以我也不敢斷言克羅埃西亞人都喜愛足球。

但是至少從我所聽到的,足球這項運動在克國非常普及,尤其在一個經濟並不理想的國家中一個運動受到人民支持,更是難能可貴 ,國內的甲級聯賽和歐冠賽也具有一定水準和關注度。當然,就像前面我說的,我真的只是一日球迷,在足球賽事方面不敢評論太多XD 前面的想法,只是我根據自己對棒球的喜愛和關注,以及這次特別的異國看球經驗所整理出的一點感想。

希望有一天,台灣之光這個詞能夠永遠消失,為國爭光的匾額能夠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球場上卸下來,人們可以坐下來喝個啤酒,單純的享受於球賽本身的魅力和樂趣,這是伊森自己一點的小小心願。

一樣的,歡迎大家指教說的不好或不同意的地方,但是希望鼻要謾罵,這樣我會怕啊XD

最後的最後,2018世足的決賽即將開始,祝福克羅埃西亞發揮以小搏大的精神,再一次驚豔全世界!

※7/16再更新:QQ輸了...法國4:2克羅埃西亞,但無論如何這屆的克羅埃西亞從奮戰精神到團隊技術,都已經成為傳奇。

#Respects
#下屆重新來過

 

參考文章:

1.Worldometers statistics
    
http://www.worldometers.info/world-population/croatia-population/

2.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蒙特內哥羅,林志恆著,周治平攝影,Mook出版社。

3.克羅埃西亞文的文章看Google翻譯的XD
   
https://www.mojapovijest.com/legenda-o-nastanku-hrvatskog-grba/

4..世足花絮》姓氏由來有歷史 克羅埃西亞出「奇」兵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712003689-26040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8世足賽 克羅埃西亞
    全站熱搜

    沙丁魚伊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