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的第一感想:所以電影要開始演了嗎?
這是我第一次看伊朗導演阿巴斯的電影,稍微查了點資料,才知道這部片雖然全程在東京拍攝,演員也全是日本人,但卻完全是阿巴斯過往作品風格的延續。
大量內容重複且令人感到枯燥的對話、多達30分鐘的長鏡頭、都市系令人迷惘的光影變化和除了片尾外完全沒有的配樂,看的過程實在讓人感到沉悶,卻也讓最後的爆裂性結尾張力更加突出。
整個故事主要講述大學生明子因為上東京求學經濟拮据,因此靠援交補貼生活費,有控制慾的修車廠男友懷著巨大的事業野心,兩人彼此充滿不信任,卻又矛盾的維持著交往關係。喪偶的社會學老教授因為寂寞難耐,找了神似前妻的援交少女,渴望心靈上的慰藉和終結寂寞的對話,卻意外擔做起守護明子的「戀人工作」。故事以男友上前興師問罪,砸破玻璃窗的開放式結局收尾。
電影中用了兩組的「準戀人」互相對照,刻畫出在都市中戀人的真實面貌。前者有著男友之名,卻又將破碎家庭的陰影加諸於女友身上;後者卻渴望從一夜情中尋找過往的戀愛痕跡,電影中沒有任何人是真正的戀人,只是試著在大都市的黑洞裡尋找一點類似感而已。
車站銅像前的奶奶,看著與鄉下截然不同的風景,發覺到時代的推進,孫女叫計程車繞銅像兩圈再離開,像是一種不見面的贖罪,卻又把自己隱身在大都市的光影斑斕之中,不願讓奶奶看到現在的自己,於此之後,其實是不想讓奶奶認清自己早已跟不上新的世代。
男友換上髒兮兮的工作服,是野心,也是對殘缺過往的報復,控制女友之後的,其實是想控制自己的人生,不再像以前一樣打滑偏離。
老教授期望女孩可以對她有特別的待遇,煮了櫻花蝦湯,又放了輕柔的爵士樂,殊不知女孩一心只想盡快了事,就像對其他客人一樣毫無二致,這是都市生活的真實面貌。社會學裡說,都市社會中的特別性關係,都是為了包裝非特別性關係的偽裝手段,老教授想從援交裡找溫存,在東京這樣的地方本就是件荒謬的事情。
女孩不甘願地聽著餐館車道小窗戶後的奶奶不停地碎嘴,只能從一扇小窗戶看見外面世界的老奶奶,每天以聽車子開過的聲音為樂趣,女孩害怕著這個原先自己夢想有一番作為的大都市,將漸漸像個黑洞一樣把她吞進其冷漠之中,在方塊般單調的公寓叢林哩,以後也要像老奶奶一樣只能從褊狹的小窗裡略窺大千世界了。
女孩和老教授躲在家裡守住一小塊堡壘,苟延著只有12小時的準戀人關係,但是當大石頭砸破玻璃窗時,恐懼感漸漸蔓延,剩下的究竟是什麼,也許就是導演留給觀眾自己的課題了。